满意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便民不是口号,服务才是目标! 强化服务聚民心,促进和谐助发展!  
新闻动态 汪清参考
        汪清公众信息网 >> 公告

汪清参考第56期

采写:汪清参考 【字号 】 浏览次数:1601   发布时间:2013年5月10日 打印本页

    
总第56

  中共汪清县委宣传部                              2012年5月10日

 

 

      编者按:5月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题刊发长篇通讯《吉林:创新领航催振兴》,全面展示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气象,大力宣传报道新一届吉林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创新引领、促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推动富民强省目标实现的生动实践、扎实成效和恢宏经验。特稿立意深远,气势磅礴,篇幅之长、分量之重、处理之突出,为近年来人民日报有关地方成就经验重点报道所不多见。这对于吉林鼓舞发展士气、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力量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今天,将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吉林:创新领航催振兴

 

      春随人意

  吉林4月,还在飞雪迎春。一入5月,已是满眼春光。

  白山松水间,实现吉林振兴的梦想,正在升腾为创新发展的春潮。

  经历“东北现象”的阵痛,迎来老工业基地振兴10年,从未甘于平庸的吉林再一次审视自我。

  吉林在全国,可以概括为三个2%:面积占全国1.95%,人口占全国2.04%,GDP占全国2.29%。

  论优势,吉林不小:资源禀赋突出,兼具天下粮仓、老工业基地、生态保护重点区域等概念。

  论差距,吉林同样不小:尽管连续10年GDP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经济总量只位居全国第二十二位。

  “优势是潜力,差距更是潜力。创新的巨大潜力对吉林实现富民强省的梦想,意义重要而深远。”谈思路,省委书记王儒林一语中的。

  怎么看创新?怎么干创新?2012年12月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吉林上下引起强烈震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题实践。

  “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转方式,调结构,奋力推进吉林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省长巴音朝鲁说。

  长白山下、松花江畔,创新的种子正在处处播撒、生根、萌芽、勃发。

  新愿景

  统筹“三农”,追逐高产稳产,创新粮食生产技术、创新生产经营体制,走现代农业之路

  就吉林而言,农业具有极为特殊的含义。粮食安全,是保障,更是保证;高产稳产,是愿景,更是前景。

  说起农业,王儒林连用5个“最”:农业是吉林最有优势、最有潜力、最有竞争力、最有标志性意义的产业,也是最需要合力发展的产业。

  黑土千里,地处“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吉林农业底气十足:2012年,吉林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达到668.6亿斤,居全国第五位;粮食单产每亩比全国高260.3斤,连续10年全国第一;全程农机化作业水平达到69.6%……

  传统产业、传统优势,粮食生产还有多大潜力?吉林的回答让人振奋:潜力还很大,力争用5年时间粮食总产增长到750亿斤!

  潜力从何而来?来自创新:创新粮食生产技术,创新生产经营体制,发展现代农业。

  地怎么种?地由谁种?粮怎么卖?看似简单,学问很大。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研究的玉米、水稻“高光效”农作物栽培技术,已经连续试验8年,玉米平均单产提高15%到17%,最高的增产23.7%。今年,吉林将确保推广“高光效”技术示范田200万亩。

  技术很简单。就是把现在的不同垄向改为南偏西20度,把现行的单垄单行65厘米改成大行距1.7米和小行距0.3米的组合垄,形成小垄双行的2米组合栽培模式,非常便于学习掌握。

  效果很明显。“高光效”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光照、通风、透光,增加产量。

  推广很不容易。土地小规模分散经营制约了新技术推广。农民分地时是南北直垄分的,偏西20度就变成了斜垄,打破了原有地界,容易产生纠纷。

  “高光效”技术推广难,带出了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问题。实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势在必行。

  产粮大市四平,所辖4个县市产粮均跻身全国产粮大县。市委书记刘喜杰这样理解服务“三农”:“党委政府要做那些农民想干干不了、干了也不合算的事,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使农民种粮与政府抓粮二力合一。”

  统筹“三农”,思路在实践中渐渐清晰: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催生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壮大农村经济,进而带动农民增收。

  目前,吉林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885万亩,占承包地总面积的14%,今年这一比例要达到19%。

  梨树县种粮大户郝双的经历颇具代表性。郝双的合作社刚建时,村民们积极性不高:“自己种地挺好的,合作社还能有啥不同?”入了合作社的人秋后一算账:种粮成本降了,省心省力,产量还比自家种时高一两百斤。事实胜于雄辩,不用郝双挨家挨户动员,村民们纷纷找来要求入社。

  创新,打开的既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又是农民增产增收的大门。

  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451个专业农场平均盈利45万元,粮食单产高出全州平均值20%。

  在吉林市昌邑区大荒地村,整村土地流转,粮食生产、经营统一,去年村里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8万元。

  有了技术,有了合作组织,农民还愁什么?愁融资难、融资贵。

  吉林把目光投向了金融服务创新,“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在黑土地上破茧而出。农民用手中土地的未来收益权作质押,就可以便利地贷款,而且利率较低。试点不到一年,已为2037户农户发放贷款6005.65万元。目前,这种贷款模式逐步在全省推广。

  法律规定,农民承包土地不能用于抵押贷款。这项政策创新,首次将土地未来收益权作为保证,用制度设计破解贷款难。梨树县蔡家村汇丰农民合作社理事长马振生就尝到甜头:“以合作社的2400亩耕地收益做保证,我们刚拿到200万元贷款,不到4天时间就批下来了,利息比正常贷款省了8万多,土地经营权也没变。”

  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吉林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未来美好可期。

  新振兴

  调整优化,多元化发展,超越“二人转”,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抢占产业链高端、市场终端

  纵向比,吉林自信自豪:过去五年GDP连跨6个千亿元台阶,跻身“万亿元俱乐部”,地方级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突破千亿元。

  横向比,吉林自警自省:经济总量还太小,财政收入还太少,人民群众还不富裕。

  吉林最大的问题无疑是发展问题,最难的问题仍然是产业结构问题。

  既要发展又要转型,这道必答题怎么解?老工业基地实现新振兴,不能总是老工业基地,还要成为新型工业化基地。

  多元化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抢占两端:产业链的高端和市场的终端——这是吉林决策者的共识。

  超越延续多年的汽车与石化“二人转”,多极均衡发展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由2007年的2个增加到现在的8个,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吉林省第二大支柱产业。

  传统产业在转型中升级,在升级中转型,迈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新能源汽车研发、示范应用风生水起。长春160路公交线路上运行着12米纯电动客车;50辆奔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作为公务用车投入示范。

  产业集聚式布局,集群式发展。吉林市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聚集了200多家化工企业。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企业内部、企业间、园区内外形成三个层次循环圈,乙烯、丙烯、碳四、芳烃等几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在这吃干榨净的过程中,生成了上千家企业,实现了末端治理向综合利用的转变。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抢占产业链高端、市场终端。碳纤维与生物化工新材料产业从无到有。“原料—原丝—碳丝—终端产品”,短短三年时间,吉林市碳纤维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碳纤维年产能达到818吨,2万辆碳纤维自行车下线,碳纤维汽车底护板完成车载实验,碳纤维汽车板簧等制品项目投产,吉林市向着“中国碳谷”的目标挺进。

  转型升级,根本动力在科技创新。有了新技术,才有新产品,有了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才能占领市场。

  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占地3.2万平方米的厂房里,70辆CRH380CL型动车车厢正在组装、调试。技术人员提醒记者留意车头:“这种车头细长比更大,宛若奔跑的猎豹,气动阻力比以前的流线型车头降低12%,是我们自主研发的。”

  6位博士后、17位博士、275位硕士等组成的近500人科研团队,掌握了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的核心技术,设计制造出时速300公里以上、适用于在高寒地区行驶的高铁列车……得益于这些含金量极高的科技创新成果,长客股份公司年销售收入从15亿元增长到233.9亿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总体上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教资源不相称依然是吉林之痛。坐拥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应化所、地理所,吉林大学等一流科研院所,吉林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区域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等一系列指标在全国都还是中游。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只有0.87%,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9.4%。技术成果市场化指数19.02%,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2%。

  对症下药,吉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从科技管理整体谋划到顶层设计,从产学研紧密结合到项目、平台、基地联动,从重大科技攻关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吉林下决心让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批科技成果正在形成生产力:

  ——高均匀度全彩色LED大屏幕数字电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技术国内领先;——电动客车、电动轿车整车试验平台进入第二轮开发;

  ……

  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吉林迈向富民强省的振兴之路。

  新突破

  拉长短板,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创新理念、创新机制,放水养鱼,让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

  和发达省份比,吉林最突出的短板在哪里?

  短板在民营经济发展滞后。

  吉林的大企业名声在外:一汽、吉化在全国都赫赫有名。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营经济缺乏活力:总量不够大,层次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市场发育不够健全。

  以前,“一汽一咳嗽,吉林就感冒”。如今,民营经济增加值已占吉林半壁江山。上缴税金占地方级财政收入比、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比、民间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3项均超过70%。

  吉林对此并不满足。把脉问诊,民营经济与发达地区比至少落后十年。

  吉林私营企业户数只有广东的12.7%、江苏的12.2%,注册资金只相当于浙江的13.6%、广东的10.7%、江苏的7.9%,并且多数处在产业链低端,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新产品产值率只有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看差距,补不足,吉林人开始琢磨拉长短板。

  元旦后第一个工作日,王儒林致信9个市州、60个县市区委书记,要求就民营经济调研。报送的69份报告提出了349条问题。

  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成为吉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突破口。春节刚过,召开了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电视电话会,确立了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即实现三个“翻一番”:到2017年,全省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值和市场主体数量分别比2012年翻一番。

  首先要解决的是创新理念。放水养鱼,鼓励创业。仅新办民营企业2年内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一项扶持政策,总共向民营企业让利6亿元。

  改革开放之初,发展民营经济只要肯创业就行。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认为:“这一轮发展民营经济的特点是创业+转型升级,重点是要下大力气发展一批成长性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中小民营企业。”

  “我们的产品已经占据了北京高端市场的60%。”指着一排排小巧精致的激光医疗设备,吉林科英激光公司董事长朱延生很自豪。这家从事激光医疗设备研发生产的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现在产品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巨大,抢占了技术高地,完全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叫板比拼。”

  龙头企业带动,让大企业“顶天立地”,凸显了集群效应。长春以大成集团为龙头,形成了玉米加工集聚区;通化医药产业基地,成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这样的特色工业园区,全省有85个。到“十二五”末,吉林要培育形成3个工业产值超千亿、10个超百亿的特色园区,形成民营经济发展的集群优势。

  走进大成集团会议室,一棵“玉米树状结构图”让人印象深刻:树的底部是玉米种植基地;树干包括玉米淀粉、麸质粉、纤维饲料和玉米油;树冠包括变性淀粉、淀粉糖、生物质化工醇等八大类产品。在大成集团兴隆山厂区,十多家企业通过地下管道相连,上游企业的产品通过管道输送给下游企业作原料,产品附加值高达几十倍。大成生产的赖氨酸,产量占全球总量的60%,公司产值突破500亿元。

  民营企业创办难、成长难、创新难、盈利难。

  解决难题靠什么?靠机制创新。

  在吉林,孵化器、高新园区等服务网络,被形象地称为“培育会下蛋的鸡”。孵化器、高新园区提供厂房、技术支持,提供政策、管理服务,降低了民营企业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了创业成功率,推动科技发明走向市场创造价值。

  得益于这样的机制创新,一批批民营企业得以“铺天盖地”,孵化、壮大。

  在长东北高新区,使用面积7万平方米、依托光机所而成立的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二期厂房建设接近尾声。公司业务经理刘向东告诉记者:“一期有近20家企业入驻,我们提供厂房,进来就能直接生产,还提供技术支持等科技服务。去年产值超过了10个亿。”

  大企业强省,小企业富民。巴音朝鲁说:“培育‘狼群’式、‘小狗’式、‘小鸟’式的中小微型企业,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微型企业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雁阵格局,吉林将迎来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新引擎

  补强“软肋”,通江达海,筑巢开放平台,先行先试,自觉创新,打好长吉图战略这张牌

  站在吉林最东边的珲春防川瞭望塔上,极目望去,直线距离6公里外,就是日本海。

  望洋兴叹,吉林人一直苦于缺乏开放的通道。

  通江达海,走向蔚蓝,长吉图战略让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的吉林如愿以偿。

  2009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这是全国首个沿边开发开放战略。

  长吉图战略,以珲春为开放窗口,延(吉)龙(井)图(们)为开放前沿,长春、吉林两市为直接腹地。

  这对吉林意味着什么?吉林视之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机遇,战略创新的产物,制度创新的平台。

  长吉图,振兴发展新引擎。

  长吉图区域面积占全省39.1%,人口占40.7%,GDP占65.2%。长吉图把吉林最具潜力的开放优势、最有能量的经济增长优势、最具魅力的资源优势叠加,是吉林振兴发展的强劲动力。

  窗口更亮,中国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示范区落子珲春;前沿更大,延龙图一体化扎实推进;腹地更强,长吉一体牵手发展。

  随着长吉城际动车开通,两座城市的时间距离缩至32分钟,长春城市群布局快速向吉林市推进40公里。吉林市建设北部工业区、西南新城等十大功能区,引导城市重心向北部和西部延伸,对接长春。汽车整车制造、循环经济、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四大产业集群崛起在长吉一体化经济带上。

  长吉图,开放合作新载体。

  连续举办八届的“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累计贸易成交57亿美元。今年金秋即将举办的第九届将正式更名为“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长陈伟根说,这标志着东北亚博览会跃升为东北亚各国政府间对话交流的重要渠道、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各国人文交流的重要通道。

  借势长吉图战略,吉林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统筹推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升开放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吉林省唯一的综合保税区——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获批建设。着眼于服务长吉图区域,保税区正向“一年封关验收、三年见成效、五年具规模”的目标奋力冲刺。

  吉林市也不甘落后,在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总理的见证下,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的中新吉林食品区项目签约,三年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18亿元。食品区将根据国际一流标准构建从田间、养殖场到安全健康食品研发、加工,到消费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引领区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长吉图,借港出海新通道。

  图们江是我国内陆进入日本海最近的水上通道,这里中朝俄3国陆域相通,中俄朝韩日5国水域相连。以珲春为圆心的200公里半径内,分布着俄朝两国的10个港口。

  然而,对外通而不畅,一直是制约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关键因素。

  在加快国内通道建设的同时,同邻国陆海通道建设步伐加快,珲春圈河至朝鲜罗津港公路改造已完成,珲春经罗津港至上海(宁波)的内贸外运通道已开通,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港—日本新澙航线逐步实现常态化运行。3月,珲春经扎鲁比诺港至韩国束草航线恢复运营。延边州长吉图办副主任战德全说:“借港出海、陆海联运大通道已基本形成。”

  烟台大宸珲春水产公司看中了珲春的区位优势,投资1亿元,建立了冷库和加工车间,从国外采购的鱿鱼等原料直接运到冷库冷冻,然后再转运回烟台。公司负责人宫锡梓说:“这比原来从烟台直接去进口每吨要节省400元。”

  立足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长吉图区域加快重点部位谋划发展,按照腹地、前沿和窗口的功能定位,制定差异化政策,实现差异化发展。“先行先试,敢闯敢试,一切皆有可能。这并非本位意识,实为创新自觉。”吉林省长吉图办副主任王景友对未来信心满满。

  今日吉林,世界眼光。

  新愿景。创新梦,梦粮丰。新振兴。创新梦,梦强省。新突破。创新梦,梦富民。新引擎。创新梦,梦开放。

走在创新之路,目标富民强省,春天里,吉林正在释放潜能,成就梦想。

(人民日报记者  岳富荣、王斌来、孔祥武、刘文波、侯露露)


 


 本期编辑:任克学    责任编辑:宋永哲                共印130份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3年5月10日 审核: 宋永哲 发布单位:互联网信息中心
   
 

 单位地址:汪清县南山街 邮政编码:133200
 邮箱:wlzx8812721@126.com 电话:8812721 
 版权所有 © 2013-2014 互联网信息中心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