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公众信息网 >>信息公开>>乡镇动态


调查:85.7%受访者支持加强对涉不良信息微信群监管

采写:新华网 【字号 】    发布时间:2017年9月20日 打印本页



    

  微信目前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平台。但由于其封闭性,微信容易成为不良信息的传播平台,对网络监管造成一定困难。9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于2017年10月8日正式施行。《规定》将互联网各类群组以及用户公众账号等纳入管理范围,对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的责任做了明确规定。《规定》发布后,受到了网友的普遍关注。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8名使用微信的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涉及不良甚至非法信息的微信群,85.7%的受访者支持加强监管乃至取缔。在微信群中转发广告(64.7%)、转发虚假诈骗链接(48.8%)和传播谣言(47.8%)是受访者常遇到的令人厌烦情况,50.0%的受访者遇到这类情况时会退群。57.9%的受访者认为传播隐匿性是微信群成为不良信息发生地的主因。


  在微信群中遇到不良信息,50.0%受访者选择退群


  北京某高校大学生马莉因学生会工作需要,管理着几个几百人的微信群。“除了学生会工作内容,平时也会发些投票、问卷或招聘信息等同学们需要的内容。”但她表示,曾有陌生人被拉进群后频繁在群里发广告,“我把发广告的人踢出群了,并且在群里声明‘拉人进群需经管理员同意,不能随意将无关人员拉进群’”。


  30岁的李平做微商代购,建了两个200人的微信群,“建群时我就声明,只能在群里发送特定商品的优惠券,禁止其他广告宣传和非法信息传播。”但她曾在其他微信群遇到群成员发淫秽图片的情况,“群成员有附和的,也有制止的,最后发图片的两人被群主踢出去了”。


  谈到微信群中令人厌烦的情况,转发广告(64.7%)、转发虚假诈骗链接(48.8%)和传播谣言(47.8%)是受访者经常遇到的。其他还有:发淫秽文字图片等信息(36.0%)、不征求本人意见直接拉进群(33.1%)、传销(28.3%)以及言语轻浮或脏话连篇(24.6%)等。


  26岁的某高校研究生雷小米(化名)遇到最多的情况是转发与群主题无关的广告或投票链接,“如果一个人频繁发这样的信息,我会跟群管理员说,把人移出群聊”。


  在北京某外企工作的张天(化名)加入了一些与阅读和电影有关的微信群,“时间一长,个别群主就不管理微信群了。陆续有发广告、发淫秽链接的人被拉进群,艾特群主也没有回应,我便退群了”。


  在微信群中遇到各种不良信息,50.0%的受访者会选择退群。其他还有:提醒发送信息的人(41.3%),忽视不回应(35.8%)和“艾特”群主(31.0%)等。


  57.9%受访者认为传播隐匿性导致微信群成不良信息发生地


  “微信群大多是基于兴趣爱好建立的,难免会有一些不自律的人趁机胡作非为。”李平说。


  马莉认为,微信群被不法分子利用,主要是因为不好监管以及后台监管不到位。


  “微信群中的人大多是互不认识的,个人行为对其自身的影响很小,所以人际关系对不良行为的约束力就差。同时缺乏外界监督,若群主不及时制止,此类现象就更难控制了。”雷小米说。


  微信群成为虚假、传销、诈骗等不良信息发生重地,57.9%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其传播具有隐匿性,55.9%的受访者认为是涉及个人隐私,较难监管。其他原因还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48.7%),微信群团体性较强(37.1%)和一些网民受利益、欲望等驱使(36.0%)。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瑞生分析,微信群用户数量庞大,建群门槛低,“任何一个有微信账号的用户都可以建群,且没有建群数量限制。一个群的成员上限为500人,很容易被个人利益需求所利用。”同时,他表示,微信群监管成本比较高,难度也比较大,“像文字还好一些,但图片、视频、语音等内容的监管难度很大。” 刘瑞生认为,最大的监管责任在运营商,“网络数据是由平台掌握的。运营商有相应的责任,不能只提供交流平台,不负责后续管理。”


  刘瑞生表示,今年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管理规定,足以看出依法管网的决心。“此次出台的《规定》是比较细致的,针对平台提供者、服务享受者和群管理者等都做出了相关要求,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85.7%受访者支持加强对涉及不良信息或非法信息微信群的监管


  “微信的使用人数广且有低龄化现象,更需要加强管理。”李平认为可以借鉴贴吧等互联网平台的监管方法,加强对文字和图片的监控、识别,还可以封锁危害严重的账号。


  对于涉及不良甚至非法信息的微信群,85.7%的受访者支持加强监管甚至取缔,其中42.2%的受访者非常支持。


  马莉认为,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规定上,运营商都应加大治理力度。同时作为群主,她认为有管理和规范群的责任,“群内成员也要管好自己,不随意转发谣言、淫秽信息,自觉遵守相关规定的同时阻止其他人转发”。


  刘瑞生表示,目前《规定》主要阐明了禁止的行为,但没有详细说明违反后会受到的处罚,这涉及到了《规定》的落实和执行。“《规定》中第十四条提到,‘违反本规定的,由相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那么,相关法律法规是哪些?哪些行为由哪些部门依照哪条法律法规处理?”他认为,虽然有网络安全法,但内容不够具体,执行起来也有难度,且震慑作用不大。“针对较严重的行为,如网络传销、淫秽色情等,应出台一些补充的法规条例”。


  刘瑞生认为,运营商应根据掌握的大量信息数据识别出重点人群,重点监控。“瓦解一个违法违规微信群后,应对群成员进行深度挖掘,分析用户特点,了解什么样的用户更易通过网络来违法犯罪,进而重点加强监管。而且没有实名认证的用户也应考虑重点监督。”


  如何治理微信群乱象?67.9%的受访者希望设置个人或群举报渠道。在一家中央媒体工作的张珊(化名)发现,目前微信中的投诉只能针对赌博、欺诈或传播谣言等类别进行,“无法针对某个群成员的具体行为进行举报,也不知道投诉受理后,对这个用户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如果能有一个更便捷的渠道就更好了”。


  此外,59.7%的受访者建议加大对淫秽色情暴力等信息的网络监管,51.3%的受访者认为要在法律层面设定群主责任和权力,44.7%的受访者希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34.1%的受访者希望通过网络宣传提高网民素质及安全意识。


  受访者中,00后占0.8%,90后占24.1%,80后占53.2%,70后占16.2%,60后占4.9%,50后占0.7%。拥有微信群数量为:1~5个(26.9%),6~10个(45.9%),11~15个(20.2%),16~20个(4.7%)和20个以上(2.4%)。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7年9月20日 审核: 发布单位:汪清公众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联系我们 - 部门登录 - 管理登录
 
wlzx8812721@126.com
Copyright 2013 Wangqi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汪清县政府网络中心 汪清县互联网信息中心 [吉ICP备06010423号] 制作维护:汪清县互联网信息中心
电话/传真:0433-8812721

访问量:45424987